矿物运输是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。运输效率直接影响基地发展和舰队建设进度。工程船是运输的主力,但单纯依赖基础配置会浪费大量时间。提升运输效率的关键在于优化仓储容量和航行速度。优先为工程船编组AC721运输舰,并将仓储技术点满,单船容量可提升至22200,大幅减少往返次数。计划圈的摆放要确保矿点位于边缘且朝向基地,这样工程船能快速进入曲率航行模式,缩短运输时间。
采矿平台的搭建能彻底改变运输逻辑。初级和中级平台仅提升采集效率,而高级采矿平台允许矿物直接运回平台内,无需返回基地。这种设计节省了80%以上的运输时间,尤其适合远距离矿区。注意高级平台需要8级基地解锁,建议在中期优先升级。平台范围内的矿点可容纳两艘工程船同时作业,配合仓储强化技术,每小时采集量能突破10万单位。
前哨站可作为临时中转站,将资源集中后再统一运回基地。迁移基地至矿区附近也能减少运输距离,但需评估安全性。若矿区敌对势力较多,建议先用侦查舰探路,再派遣工程船增援,避免因交战延误运输。曲率引擎的冷却时间可通过技术升级缩短,进一步优化长距离运输效率。
后期资源需求激增时,需平衡矿物种类优先级。金属是建筑升级的基础,晶体用于高级舰船生产,重氢则支撑频繁战斗消耗。建议分配不同舰队专精采集:中型工程船搭配运输舰主攻金属,大型工程船负责高价值晶体矿,重氢则通过高级平台自动化收集。定期检查燃料储备,避免工程船因燃料耗尽滞留太空。
掌握这些技巧后,你的资源链将始终高效运转。采矿不是机械操作,而是需要动态调整的策略。根据战局变化灵活切换采集目标,才能让矿物运输成为星际征途的坚实后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