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侯势力的发展需要兼顾资源管理、军事扩张和外交策略。优先升级主城建筑中的资源设施,如农田、伐木场和采石场,确保基础资源稳定产出。同时合理分配武将的体力,避免过度消耗导致关键时期无法行动。初期应集中占领低级土地积累资源,逐步向高级土地过渡,注意根据敌方守军强度调整兵力配置,减少不必要的战损。

军事扩张需结合地形和同盟协作,优先选择连接州郡关口的战略要地,便于后续进攻或防守。组建主力部队时,注意兵种克制关系,骑兵对弓兵有优势,步兵则能有效对抗骑兵。扫荡低级土地可快速提升武将等级,但需控制兵力损耗;练武功能在高等级土地中收益更高,适合中后期发展。加入活跃同盟能获得资源援助和建筑加速,同时参与集体行动可快速攻占高级城池。

外交策略是长期发展的关键,初期可通过结盟避免多线作战,集中资源对抗主要对手。利用市场交易功能平衡资源缺口,用多余木材或石料兑换稀缺铁矿。注意观察周边诸侯动向,及时调整防御部署,避免被突袭。卧底策略需谨慎使用,仅在高价值目标或关键战役中投入,避免过早暴露导致反噬。
中后期需注重科技研究与特殊建筑解锁,太学院提升科技研发效率,城墙和箭塔增强防御能力。合理分配声望奖励的武将经验书,优先培养核心武将。遇到资源过剩时,可通过锻造装备或训练士兵消耗库存,避免仓库爆仓浪费。定期清理闲置土地,腾出空间占领更高产出的资源点,保持领土扩张的可持续性。

应对诸侯势力进攻时,需提前在边境布置要塞群,形成纵深防御体系。利用天气系统对行军的影响,在雨雪天气优先防守,晴天则主动出击。注意保留预备兵源,以应对持久战。若主城耐久度濒危,可主动迁城至同盟腹地,避免被彻底击飞。最终通过资源整合、战术协同和战略耐心,逐步瓦解强大诸侯的势力范围。




